粤语歌坛衰落史,为何粤语歌曲掉下神坛,最终沦为小众文化?

发布时间:2023-04-19 23:50:29


在中国喜欢听粤语流行歌曲的歌迷不在少数,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粤语歌坛的黄金时期,21世纪以后粤语歌逐渐衰落,为何曾经辉煌一时的粤语流行歌曲会衰落呢?这得从粤语歌坛的发展历史说起。


一般情况下,我们所说的粤语歌是指用粤语(广东话)唱的流行歌曲。大家都知道粤语又称作广东话、广府话,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。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、海南等地区都有使用粤语的人口,中国广东省是粤语使用人口最多的地方,有近4000万人说粤语,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数约7000万。除了使用粤语的人喜欢听粤语歌,很多非粤语地区的歌迷也会听粤语歌,因此粤语歌的受众还是比较广的。


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,香港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,粤曲源自粤剧清唱。从粤剧滋生出来的粤曲将全出粤剧化整为零,在民间流传,一般歌坛附设在茶楼之内,供人品茶听曲。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,香港的粤语电影开始流行,当时的电影演员均曾推出粤语唱片,但粤语歌只是粤语电影的附属品,带有浓厚粤剧风格的唱腔不太受年轻人的喜欢,当时香港的年轻人喜欢英文歌和国语歌。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,粤语流行音乐始终未走出低下阶层音乐的形象。


“粤语流行音乐”的分水岭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,以莲花乐队主唱许冠杰为代表的香港歌手,带动了粤语流行音乐的潮流,其后粤语流行歌曲蓬勃发展。许冠杰1972年首唱的《铁塔凌云》是近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端,因为这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流行歌曲,它完全摆脱了粤剧的影响。1974年顾嘉辉为香港TVB版电视剧《啼笑姻缘》创作了主题曲《啼笑姻缘》,这首歌由当时从未演唱过粤语歌曲的仙杜拉演唱,没想到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。几乎所有业内人士一致认为,《啼笑姻缘》和《铁塔凌云》是香港近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端,它们的出现标志着香港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粤语流行歌曲。


在许冠杰的粤语歌曲得到好评之后,其他歌手纷纷改变唱国语歌及英文歌的路线,比如:温拿乐队、徐小凤、罗文、甄妮、林子祥、关正杰、叶丽仪等。缔造粤语流行歌坛的两大创作巨匠顾嘉辉、黄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了大量经典的歌曲,他们既捧红了大批香港本土歌手,又将粤语歌坛推向顶峰。1977年顾嘉辉作曲,黄沾作词、罗文演唱的粤语歌曲《家变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,这首歌标志着粤语流行歌曲有了属于自己的文艺作品,标志着粤语流行歌曲终于可以登上大雅之堂。我们都说许冠杰是近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山鼻祖,而罗文则是将粤语歌曲带上大雅之堂的最大功臣之一。


在第一批粤语歌坛领导班子形成之后,粤语歌坛诞生了很多经典歌曲,比如:1978年的《小李飞刀》、1980年的《上海滩》、1981年的《万里长城永不倒》、1983年的《铁血丹心》等,这些歌曲在8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。80年代是粤语流行歌曲百花齐放的时代,也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。罗文、徐小凤、甄妮、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梅艳芳雄霸乐坛。除此之外,林子祥、陈百强、关正杰、钟镇涛、叶倩文、林忆莲、陈慧娴、彭羚、Beyond、达明一派及草蜢等都在乐坛大放异彩。80年代中后期张学友、吕方、李克勤等歌手活跃于粤语歌坛。


进入90年代以后,香港乐坛以四大天王(张学友、刘德华、黎明、郭富城)作为主导,引领了一个时代,女歌手方面王菲、郑秀文大放异彩。此外,台湾出道并走红的香港歌手王杰、周华健等人亦活跃于粤语歌坛。90年代同样诞生了很多经典的原创粤语歌曲,比如:《沧海一声笑》、《海阔天空》、《饿狼传说》、《一生所爱》、《一起走过的日子》等。90年代中后期开始,因为盗版泛滥,香港乐坛开始处于低迷,至使唱片公司收入大减。唱片公司为了吸引乐迷,开始与卡拉OK集团合作,推出独家试唱歌曲,乐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观看新歌的音乐影带或试唱该歌。K歌文化的流行,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歌曲的素质并大幅压缩了音乐人的创作空间,久而久之乐迷也不再买账。


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,那一年香港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,这对香港乐坛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加上互联网开始普及,香港实体唱片销量大不如前。1999年底张学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,不再领取任何奖项,此举宣告了“四大天王”音乐时代的结束。进入2000年后,郑秀文持续走红,1995年出道的陈慧琳火速上位,两人展开角逐,并引领了快歌时代。杨千嬅、梁咏琪曾一度与郑秀文、陈慧琳声势相当。男歌手方面李克勤依然活跃在乐坛,90年代后期出道的谢霆锋,在2000年左右红极一时,演戏出道的古巨基在乐坛也已经深耕了6年,陈奕迅的实力已经有目共睹,正在走向巅峰。


2000年后香港陆续出现不少被喻为实力派的歌手或创作歌手,他们都被大众视为香港乐坛的明日之星,如:张敬轩、、卫兰、侧田、方大同、王菀之、泳儿、吴雨霏、陈柏宇、邓紫棋等等。但这些歌手始终没能像上个世纪80年代、90年代的那些歌手一样,成为乐坛的绝对王牌。到了2000年后半期,香港乐坛最主要的三位王牌歌手分别是古巨基、陈奕迅、容祖儿。



香港乐坛之所以持续出现人才青黄不接,与唱片公司的造星运动也有很大的关系,很多唱片公司为了寻找赚钱途径而尝试邀请演员或模特成为歌手,这令香港乐坛变得只重视市场和形象而不重视歌唱实力,大量只有外表但歌艺平庸的新人在乐坛涌现,从而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。

除了以上原因,造成香港乐坛持续低迷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:

1、巨星级人物的离去

音乐大师、词坛巨匠黄霑先生的离世对香港乐坛影响很大,此外黄家驹、陈百强、罗文、张国荣、梅艳芳等粤语歌坛重量级歌手英年早逝,唱作俱佳的歌手蔡国权不幸遭遇车祸致残,以上这些对香港歌坛打击都是非常大的。


2、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此消彼长

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,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到达顶峰。香港回归后,香港众多歌手为迎合大陆市场纷纷发展国语歌曲,2000年左右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,很多歌手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,并没有打算以粤语歌来征服市场,长此以往,造成粤语歌坛的此消彼长!


3、九十年代广州乐坛为迎合大陆市场,放弃了自己的特色

广东是粤语歌的最大推手,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充满活力,那时候全国上下,不仅热捧粤语歌,就连平时说话也要串几句广东话,以表示潮流。但90年代之后,广州乐坛大力发展国语流行歌曲,打造了李春波、毛宁、杨钰莹、林依轮、李进、甘萍、陈明等大批国语歌手,连高林生、麦子杰等本土歌手都是唱国语歌曲的。虽然广州成为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基地,但好景不长,国语歌手纷纷解约北上,广州乐坛已然崩溃。与此同时,香港本土音乐市场的低靡,也导致港星纷纷北上淘金,于是港星也纷纷学说普通话,唱国语歌。


虽然现在是粤语歌坛的冬天,但是粤语流行歌曲时代不会一去不复返,只要香港音乐人、歌手、歌迷达成共识,携手努力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粤语流行歌坛的第二个春。

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上海粤语新歌榜联盟